
织物热防护(辐射)性能测试仪测试方法
2024/11/14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培训、服务于一体的现代技术企业,致力于将更多检测仪器输送市场,提供纺织类、皮革类、燃烧类、汽车内外饰件、材料环境气候老化等等检测仪器,更可接受非标定制,购买前均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试验,确保所购仪器适用。
应用意义:
防热辐射性能是阻燃产品的重要性能指标,准确的测定其防护性能,对于选择材料、研究开发新产品、改进加工工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适用标准:
ISO 6942-2002(EN366)
测试方法:
1.热对流
对流散热是随液体(如水)或气体(如空气)等流体的移动而传递热量的。因流体温度不匀而造成流体移动,从而传递热量的方式称为自然对流。人体及服装表面的边界层内的空气就存在自然对流。由外在其他原因造成流体移动进行热量传递,称为强迫对流。织物防热对流性能主要与织物的重量、密度、气性等密切相关。增加织物的重量可提高引起肤二度烧伤所需要的时间。同时,多层织物相比单层织物具有更好的防热对流效果。
2.热传导
热传导是指热量沿着物体传递。它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这种传递主要通过物质中相邻分子间的连续碰撞来实现。在热防护服的应用中,热传导是指热量以火花、熔融金属喷射物等为载体,接触服装并将热量通过服装传递到人体,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
通常,织物防熔融金属热传导性能可采用将标准 PVC薄膜制成的人造皮肤置于织物背后,测定熔融金属热量通过织物后对人造皮肤造成的伤害。根据伤害的面积和程度,又可将织物热防护性能的优劣分为一级至七级。一级,无伤害;二级和三级分别为伤害面积小于大于0.01平方米的一度烧伤;四级和五级分别为伤害面积小于和大于0.01平方米的二度烧伤;六级和七级分别为伤害面积小于和大于0.01平方米的三度烧伤。
3.热辐射
热辐射是指热由物体沿直线向外辐射出去。热辐射的本质是物体由于温度而引起的热量辐射,其大小与热源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与热传导和热对流不同,热辐射是一种非接触传热方式,不需要任何物质作媒介,而是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在热防护服的实际应用中,热辐射是造成受害者伤害的主要传热形式之一,即使是具有火焰的燃烧,其能量中也包括高达80%的热辐射。
在热防护服防热辐射性能的测试中,常将织物垂直暴露在辐射热源下,在规定的距离内,热源对织物试样进行热辐射,通过测定造成试样后面人体皮肤二度烧伤所需要的时间及热流密度来评价试样的防热辐射性能。
上一篇:整体热防护性能测试仪实验参数
下一篇:非织造布阻湿态微生物穿透试验仪工作原理